游客发表

閩南民間故事:漳州詔安貓仔粥的故事

发帖时间:2025-11-02 16:36:22

 貓仔粥是客人來現煮現吃的,特點是迅速利落,味鮮可口。當食客在桌邊坐定時,攤主連忙在小鍋裏放上清肉湯,再放進預先蒸熟的白米飯,配上魚片、肉片、肝髒、蝦仁、牡蠣(oyster)、香菇絲等生料,煽起猛火,等清湯滾過,再調上胡椒粉、香菜、蒜油,不到五分鍾,就煮成一碗熱乎乎、香噴噴的“貓仔粥”。為什麽叫做“貓仔粥”呢?
  據說清朝年間,詔安城內有戶官宦人家,祖母太夫人持家嚴謹,三對兒子、媳婦以及孫兒、孫女十幾口,都謹遵家教,不敢逾矩,儼然有世家風範。長孫成婚後,新媳婦過門三日即下廚房,親自動手摒擋全家膳食,自己卻隻能在廚下吃家人用餐後的殘羹剩飯。  長孫不忍心長期讓愛妻受委曲,三餐盡吃那殘羹剩飯,於是想出一個妙計:他買了幾隻貓仔來飼養。每日飯後總借口“貓仔粥”,到廚下用魚、蝦、肉等菜肴,迅速地為新婚媳婦做好新鮮可口的飯食。   有一回,長孫剛把新鮮可口的稀飯做好,放在桌上,老太夫人就走進廚房搜檢來了,一臉詫異地問孫子在廚房忙什麽。長孫機靈地回答道:“做貓仔粥,把剩飯剩菜摻在一路給貓吃。”因為家中確有養幾隻貓,老太夫人也就信以為真了。因為做“貓仔粥”要搶時間,用滾湯涮鮮料和飯,加上好配料,香甜適口,新媳婦喜歡吃,小夫妻情意更深,恩愛無比。   時間過得很快,三十年媳婦也熬成婆婆了。老人都謝世後,孫媳婦也當家做主,膝下兒孫成群了。當夫人做五十大壽時,做丈夫的問愛妻想吃什麽,她追念到當年情景,沉思良久才說:“好久都沒吃‘貓仔粥’了,依然‘貓仔粥’好吃。”做丈夫的歡天喜地說:“這輕易,現在不用偷偷煮了,我就去廚下辦來。”“貓仔粥”中注滿了少年夫妻的情愛,自然鮮美可口,回味無窮。左右鄰居聽說“貓仔粥”好吃,都來打聽怎麽做法。就這樣“貓仔粥”傳出去了。   從此,閩南民間美食就傳下了這種用各種鮮料迅速煮粥的“貓仔粥”。這種閩南老少都喜愛的傳統風味小吃。

热门排行

友情链接